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马克思早期的代表性著作中,青年马克思通过对当时各种共产主义错误思潮的集中批判,第一次明确且全面地阐述了他对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解和看法。今天,重温这部经典,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集中地体现在其中一系列创造性的论断和创新性观点之中:共产主义意味着人本身的解放;共产主义意味着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共产主义意味着对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财富的保存;共产主义意味着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和解;共产主义意味着历史之谜的解答和自觉;共产主义意味着一种客观的历史运动。
众所周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青年马克思的一部早期文献,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起点上的一部经典著作。借用马克思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评价,我们把《手稿》视为马克思学说的“秘密和诞生地”。尤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在《手稿》中明确提出并借助于异化劳动理论,首次从哲学上阐明了消灭异化劳动、扬弃私有财产进而把人失去的人的关系、人的世界还给人自身,最终实现人的解放也即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诚然,“共产主义”概念好像并不陌生,似乎已为我们所熟知,但是这个概念被任意使用,正如涂尔干所深刻指出的那样,共产主义实际上“在我们心中唤起的只是含混不清的概念,模糊的印象、偏见和情绪交织在一起”
诚如大哲学家黑格尔所言:熟知并真知。因此,本着正本清源、返本开新的原则,我们重读经典,尝试考察并梳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我们都知道,在《手稿》笔记本III的“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部分,马克思对共产主义既有“破”又有“立”,在批判地考察了粗陋的共产主义等错误思潮之后,马克思对自己的共产主义观进行了比较细致而全面的阐述:“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