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机器人成为中国煤矿行业重点技术发展方向,聚焦关键和危险岗位,重点研发应用掘进、安控、采煤等煤矿机器人,受国家政策牵引、煤炭资源重要性凸显、“机器换人”迫切性需求拉动等多重因素影响,煤矿机器人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煤矿机器人市场处于早期发展阶段,销售额近10亿元但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其中安控类和掘进类煤矿机器人发展较为迅速。针对煤矿机器人产业面临的标准缺失、政策指导滞后、检验检测技术不足、制造成本高、应用推广难等发展阻碍,可通过加强产业标准体系顶层设计、补齐产业关键技术短板、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研发远程维护技术等途径解决。未来,煤矿机器人资源融合将不断加速,创新生态体系趋于完善,煤矿机器人企业将更加注重引入AI、物联网等交叉协同技术,基础部件自主研发能力、方案定制化开发能力等将得到提高。
《中国煤矿机器人发展报告(2022~2023)》课题组: 课题组组长:董永站,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技术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煤炭企业管理、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等。课题组成员:梅东升,北京京能能源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专业从事能源技术研究、企业管理、科技管理等工作30年,在能源行业科学技术创新、技术平台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杨勇,宁夏红墩子煤业有限公司红一煤矿技术副总工程师,主要从事采掘技术基础管理、矿井采掘接续管理、采掘计划管理、矿井采掘工程设计管理、矿建工程验收和质量认证管理;陈宫,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部长,长期从事煤矿技术管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矿井采煤工艺改革、施工工艺创新等;薛长站,北京京能能源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主持集控信息集成系统、综合业务接入复用设备、采煤机遥控系统等多个煤矿设备项目的研究与应用工作,牵头编制京能集团安全管理、特种设备管理等企业标准;张宇博,北京京能能源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行业管理创新等;刘红欣,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负责京能集团科技创新管理相关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能源数字化转型、智慧能源、储能、氢能、安全提升等领域科技创新;郭永红,北京京能能源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科技服务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牵头承担智慧电厂技术优化、发电机智慧诊断及储能调频应用等多个科技研发及创新项目;武国旺,北京京能能源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矿智能化与新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恶劣危险环境下的工作人员安全问题,主持爬壁机器人、无人机检测机器人、输煤皮带巡检机器人等的设计与研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