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器人成本链中,上游的零部件成本占比最高,占生产成本的70%以上。近年来,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持续提高,不少厂商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但技术方面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核心技术壁垒待突破,高端产品缺乏,进口依赖严重,国内产品在稳定性、精度、寿命等各方面存在较大的成长空间。相关企业应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支持下,大力研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从而推动国产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发展报告(2022~2023)》课题组: 课题组组长:金马,哈尔滨工业大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博士,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智能装备所所长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人仿真系统应用及开发、机器人运动规划与控制等。课题组成员:陈浣,中国科技大学机电工程硕士,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精密减速器检测项目经理,主要研究方向为精密减速器、精密检测等;张洁洁,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人仿真系统应用及开发、智能制造与数字孪生等;郭龙,厦门大学机械电子专业硕士,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机器人控制器产品与算法及软件架构设计与搭建;党珊珊,河南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伺服驱动软件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伺服驱动软件设计、智能装备控制调试等;涂凡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硕士,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机器人操作系统项目研发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人系统控制与应用;夏科睿,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智能装备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机器人系统及控制;赵福臣,哈尔滨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智能装备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人系统应用;刘鹏飞,哈尔滨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智能装备所所长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ROS的智能控制器、自主规划算法、机器人控制系统开发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