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标准者得天下”。标准化是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为了解2022年中国康养产业标准化的发展情况,本报告以截至2023年3月公布的康养标准为调研对象,对与康养产业密切相关的各类标准进行数据检索、交叉验证和汇总分析,初步建立了中国康养标准数据库。报告发现,当前我国康养产业标准化进程缓慢,由此引发的康养产品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有关业态发展不规范、市场缺乏监督管理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康养产业健康壮大的短板。报告进一步对我国康养标准总体情况进行调研,发现:(1)康养产业分类尚不明确,综合多个与康养相关的产业分类方法,提出康养产业具备高度融合特征,涵盖与康养密切相关的一、二、三产业,主要包括康养农业、康养制造业和康养服务业;(2)共计278项与康养相关的标准中,标准层次和领域发展失衡,主要表现为:一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缺位严重,现有标准以地方标准为主,其中四川省和攀枝花市表现突出;二是服务标准较多,管理标准较少,养老领域标准占比最高,森林和中医药康养标准相对成熟;三是参与主体不对等,在政府主导标准化进程中,企业参与度有待提高;(3)康养产业标准化的管理体制尚不清晰,既缺少专门的“康养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统一管理的组织机构,又缺乏专业科学的标准化理论研究,在技术人才和经费支持上更是不足,康养产业标准化急需突破众多短板制约。基于问题导向,为加快我国康养产业标准化进程,报告最后从组织结构、基础研究、体系优化、跟踪问效与财政支持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康养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