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产业园区空间规划研究:以重庆某产业园为例
在线阅读 收藏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各地区纷纷积极行动,抢抓跨越发展新机遇。本文主要以重庆某产业园空间规划为例,介绍如何运用时空数据模型助力数字经济的发展。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总体来看,全国新增数字经济企业已形成涵盖成渝地区的五大集聚区;渝川黔三地数字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已初步形成一定的区位互补效应;全国数字经济技术创新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数字经济领域人才供需仍不均衡。分析发现,2017年重庆数字中国发展指数得分为70.92,整体发展势头良好,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两大主导产业日益突出,但缺乏数字经济领域高端综合人才,数字经济龙头企业的集聚程度仍偏低,部分传统领域数字化转型程度仍有提升空间。结合大数据分析结果本章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本文基础数据包括:①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国内主要新闻媒体、论坛、微博、博客等渠道中与数字经济话题直接相关的数据约3030.96万条;②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全国数字经济相关企业注册及股东信息数据465.4万条;③2017年与数字经济直接相关的全国发明专利数据3.1万条;④2017年重庆市重点科技领域发明专利数据3.4万条;⑤2017年与数字经济直接相关的招聘岗位数9641.8万个;⑥引用国家信息中心数字中国研究院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指数(2018)”部分数据结论。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加强顶层设计、总体布局,做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数字经济已然成为撬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杠杆。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各级政府纷纷积极响应,抢抓跨越发展新机遇,将数字经济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新动力、新引擎。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