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是按照预定目标进行社会动员、发展的社会变迁过程。这一过程是在预设的路径下,沿着特定的方向,朝着预期目标行动的过程。精神文明建设必然是一个可控的过程,要始终保持过程在预定的路径上,朝着预期目标前进,就必须对建设过程进行有效调整和控制,矫正建设过程中的理念与行动偏离。所以,正确运用调控方法,保证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与合理路径,就显得特别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调控方法的运用上进行了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使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精准性不断提高。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时代,方法论
谢迪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主持人。
李珠: 中山大学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政府治理、公共行政与行政体制改革、腐败与廉政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近年来,在《中国行政管理》《公共行政评论》等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广东省教育厅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广东省委宣传部重点课题、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