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领域积极开展碳管理,是立足我国工业发展现状,面向高质量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必选项。然而,当前工业碳数据相对分散,缺乏统一标准,无法实现对生产和管理全范围能耗和碳排放、产品碳足迹的高效管理,碳减排目标管理、监督和预测预警等决策缺乏有效支撑。标识解析体系在整合处理产业链的复杂数据、打通数据孤岛、打消信息共享顾虑、构建数据资源池、保护关键数据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针对当前数字化碳管理需求,本文分析梳理了碳监测、碳足迹分析、碳产品认证、碳资产管理和碳数据安全治理五种典型场景,为标识解析技术在碳管理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思路。
碳达峰,碳中和,工业绿色低碳,数字化绿色化,碳管理
孟琦: 孟琦,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信息化所高级工程师,从事“双碳”、两化融合、数字化转型等相关领域研究。
师丽娟: 师丽娟,博士,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信息化所高级工程师,从事“双碳”、两化融合、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等相关领域研究。
赵珏昱: 赵珏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信息化所工程师,从事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两化融合等相关领域研究。
张宏博: 张宏博,博士,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信息化所工程师,从事“双碳”、两化融合等相关领域研究。
苏泳睿: 苏泳睿,博士,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信息化所工程师,从事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双化协同)、产业数字化转型相关领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