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罗马条约》签署60周年。自《罗马条约》始,欧洲一体化一直致力于在欧洲各民族之间建立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盟,但它究竟指的是什么,迄今仍没有明确的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讲,欧洲一体化是一场目的地不清晰的旅程。这导致欧洲一体化在战略上缺乏顶层设计,在战术上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边探索,边实践,最终形成了目前扇形发展的格局。欧洲一体化的扇形发展态势,优点是为一体化的发展带来了活力,但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领域的一体化进展不一,也造成了不同成员国在一体化中的进展不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一体化的起步和发展,其外部环境是冷战,其内部因素是德国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这两个条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欧洲一体化开始从经济领域向政治领域溢出。但是,随着欧盟的不断扩大,成员国之间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异也日益扩大,这使欧洲一体化自身隐含着一些不足与缺陷。这些缺陷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而暴露无遗。危机促使一体化不断发展的惯性思维被新的现实所打破,这个新的现实就是欧洲一体化存在反转的可能。
过去的10年实际上是欧洲一体化危机时间最长的10年。欧洲面临金融、经济、政治、社会,以及来自外部和全球层面的挑战。经济层面的挑战表现为经济增长缓慢,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距拉大,欧元区结构性问题凸显,以及欧洲的增长模式受到挑战。机制层面面临的挑战也是多方面的,如欧盟机构抱负与能力之间的矛盾、欧洲领导人应对危机得过且过的心态、以团结的名义采取一刀切做法引发的矛盾,以及欧盟领导人未能准确把握欧洲问题的实质所在等。外部和全球层面的挑战在于欧盟不断被边缘化。无论在地区还是全球层面上,欧盟均丧失了吸引力和可信度,欧盟的作用在弱化。欧盟本身就不具备硬实力,欧盟所擅长的软实力则由于危机叠加且领导人专于关注内部事务而受到削弱。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欧洲却迷失了自我。在经济危机时代,和平的理念是否还能继续把欧洲维系在一起,还是大难临头各自飞?这是考验欧洲各国领导人智慧的时刻。英国退欧更是给欧盟敲响了警钟。历经60年的一体化建设,欧洲人依然没有就目的地达成一致。在经历了自16世纪以来欧洲大陆最长的一段和平时期之后,欧盟应该明白:欧洲大陆要取得长久的和平,只有合作,没有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