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碳中和能源转型的关键区域之一。由于能源供需端条件不同,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在区域层面上是多样的。如何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区域碳中和路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利用低排放分析平台(LEAP),采用基准情景、能源强度降低、能源结构改革、供电技术创新和政策混合5个情景(64个子情景),对长三角地区供给侧和需求侧协调的碳中和路径进行了评价。模拟结果表明,第一,64个子情景中,有22个子情景可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第二,在能源强度降低情景中,能源强度每年降低6%,可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第三,当平均年能源强度降低4%或以上时,政策组合情景可产生21个具有实现碳中和路径的子情景。此外,到2060年,终端部门的电气化水平至少应达到64.19%。第四,发电厂部门实现零碳排放可分为14个子情景,但年能源强度应至少降低4%。运用层次分析法,采用区域碳中和路径指数对22个子情景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能源强度降低、能源结构改革和电力技术创新的混合政策能够促进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协调。本研究可为政策制定者制定有效政策实现碳中和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