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设备的不断普及,受众对社交媒介的依赖,在通过浏览、关注、沉浸以及分享来满足信息和互动需求的同时,引发了过度依赖/上瘾问题,如互联网中心化、频繁使用社交媒介、切断社交媒介感到焦虑不安等。作为信息化/媒介化社会的一种现象,社交媒介依赖已嵌入青年群体的行为、习惯以及思想。由此观之,经由移动化和互联性技术而建构的社交媒介形态已深刻地嵌入青年群体的生活图示,并在“浸润化”和“渗透性”的观照下将青年群体推向了社交媒介依赖的境地。从“使用与满足”和“生态关系”的理论体系来看,社交媒介依赖表现为青年群体带着特定的动机和目的进行社交媒介实践,并将这种需求与感知社会联系在一起。然而,青年群体缺乏足够的自控能力以及他们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加剧了社交媒介依赖的程度,甚至导致“上瘾”,不断地挤压青年群体对工作、学习以及休闲的时空感知,异化青年群体参与社会实践的互动意义,蚕食青年群体的精神价值体系,从而导致价值迷失、思想断裂以及信仰危机,消解青年群体的主体性意义。青年群体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其身心健康不仅关系着个体发展,而且关系着社会进步,更关乎国家的命运。由此,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及其矫正机制,既是社交技术语境下青年社会发展迫在眉睫的现实命题,又是媒介实践理论创新的时代之问。基于此,本文立足当代社交媒介发展的社会化语境,全景式勾勒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表征、产生后果、生成动因以及矫正机制,从而深化对青年群体社交媒介实践的系统性和全面化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