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民事诉讼当事人辩论权保障的法理依据
在线阅读 收藏

主体性问题作为西方哲学的中心话语由来已久,主体性的思想萌芽可以源自古希腊,普罗泰戈拉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苏格拉底关于“认识你自己”的见解可以被视为人的主体性思考的发端。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则表达了人类对自身主体性的企盼,但同时也造成了理念世界与自然物质世界的二分对立,主体性问题因为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而陷入了困境。而后,人的主体性被神学家推向了天国,对柏拉图理念世界的崇拜随之演变成了对人格化的上帝的敬仰。经历了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浸染后的欧洲,哲学家们开始高扬起“人性”的大旗,强调人能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进而塑造了人性解放的主体性人格,以新的方式提出了人的主体性问题。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