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并将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方面之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三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指出,京津冀等区域要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作用,率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和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京津冀区域先行先试、梯次有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如期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京津冀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现状的基础上,采用长期能源替代规划模型预测了2060年前京津冀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情况,提出了制度协同“控碳”、结构协同“减碳”、技术协同“降碳”和生态协同“增汇”的相关建议。
冯喜春: 河北井陉人,高级工程师,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电网规划、输变电工程设计、能源经济。先后负责“十五”时期到“十四五”时期的河北南网电力规划、雄安新区电力专项规划等工作,主持完成西柏坡500千伏、中钢220千伏等60余项输变电工程的科研和设计工作。在《高电压技术》《中国电力教育》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创完成的“电网企业一体化能源咨询体系构建与实践”等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创新奖项。
陈香宇: 内蒙古赤峰人,高级工程师,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规划、能源经济、能源低碳转型。先后负责完成省部级课题8项,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全球能源互联网》(英文)等期刊发表10余篇论文,主创完成的“碳达峰碳中和电力先行区探索与实践”等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创新奖项。
石振江: 河北滦南人,高级工程师,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电网规划、输变电工程设计、能源经济等。先后负责冀北电网“十三五”“十四五”电网规划、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电网规划、张北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系统方案研究等工作。主持完成220千伏张家口十八家输变电工程、基于柔性变电站的交直流配电网示范工程等多项输变电工程及示范项目的设计和研究工作。在《中国发展观察》《华北电业》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创完成的“能源转型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等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