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北京市“微民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践报告
在线阅读 收藏

伴随首都步入城市更新时代,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供给逐步从大尺度空间扩张拓量向“用户视角”“客户体验”需求导向转变,从“大项”单轮驱动向“大项”趋减“小项”日趋多元的双轮驱动转变。近年来,北京各地积极探索“微民生”服务设施建设实践,努力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但仍存在政策缺统筹、资源难整合,标准不灵活、需求难匹配,规划掣肘多、空间难盘活,资金少且分散、运维难持续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大政府引导力度,从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建设标准内容、加强落实管理、注重示范引领等方面实施“微民生”服务设施建设行动,以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满足新时代新征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公共服务惠及群众。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