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讨了我国个体投资者的教育现状和行为特征。2014年以来,个体投资者加速涌入资本市场,并且市场交易活跃。我国在将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鼓励和引导建设投教基地、开展投资者教育主题活动等方面加速布局,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基础教育单位的投教参与度增加和投教基地使用率的提升,个体投资者参与投教活动的频率和深度亦不断增加,其金融素养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然而不可避免地,投资者教育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结合我国个体投资者画像,不难发现他们在选股能力、把握买卖点等方面有所欠缺,常常受到家人和朋友建议,以及媒体推荐的影响,而不愿意持续长期地参与投教活动。原因在于施教者投教目标与个体投资者投教需求并不十分契合,投资者教育的精细化、个性化程度有待提升。可见,要帮助个体投资者提升金融素养,进而减少过度交易、盲目跟风等非理性投资行为,就必须厘清羊群行为背后的“黑箱”,以针对不同类型投教对象开展匹配的投资者教育活动。如此,才能切实有效地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提升资本市场的效率,促使市场稳定运行和长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