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曾拥有中国第三大煤矿,是山东省主要产煤区之一;同时,枣庄市还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森林覆盖率高,河流流域众多,生物多样性也较为丰富。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矿产资源,让枣庄市走上过度依赖以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为主的煤电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道路,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枣庄市经济社会发展遭遇困境。
面对困境,积极推动单一要素粗放开发利用向多要素综合利用的转变,是枣庄市探寻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枣庄市通过实施“创新引领、转型升级”战略,推动资源耗竭型发展方式向高质量发展方式的转变。具体而言,枣庄市以《〈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为导引,落实山东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改造提升煤电、化工等传统产业,培育以锂电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实现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升级,把枣庄市打造成为国内绿色转型的先行区。“十三五”期间,枣庄市从新旧动能转换的角度,积极探寻绿色转型发展之路,特别是在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生态要素的挖掘和价值实现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把枣庄市打造成为国内“绿色转型先行区”讲述了生动鲜活的故事。为此,本章通过对“绿色转型”的多目标指标进展进行评估,同时从“产业绿色转型”以及“生态价值实现”等方面进行案例分析,梳理出枣庄市“绿色转型”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邵超峰: 博士,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环境规划与评价所所长,兼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天津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秘书长,科技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工作组专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伞形项目专家,湖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及山东枣庄市、河北承德市、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等省份或城市可持续发展专家顾问。主要研究领域: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本地化理论与技术、生态环境规划及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政策及地方可持续发展规划与行动。 主持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天津市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完成广西、天津、新疆、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份地方咨询项目或委托课题100余项。主编出版《郴州市可持续发展报告(2023)》《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本地化实践及进展评估》《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11评估报告:中国城市人居蓝皮书》《大柳树生态经济区农牧业路径及生态效益》《环境学基础(第三版)》《港口环境保护与绿色港口建设》等著作10余部;参与完成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2项,主持完成团体标准9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撰写的决策咨询报告获省部级人民政府批复或省部级领导批示、采纳应用10余项,相关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