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总体上可说是一种内驱的、稳定的文化形态,之所以如此,乃与其周边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有关。历史上,黄河流域以北皆为戈壁沙滩,以东则是汪洋大海,西南则是丘陵盆地,如此一来,黄河流域连同整个北方大地便长久地处于隔绝与封闭的境遇之下,这既是黄河之水的命运,也是北方大地的命运。总体而言,隔绝与封闭的境遇一定是弊大于利的,但幸运的是,我们较早地把握到了自身的命运,即隔绝与封闭的自然环境之于中国古人、华夏民族的生存契机,具体来说,就是生存层面的自我保全、生产层面的稳定发展、生活层面的和谐共生。后来,黄河在历史上经历了几次改道,这使得黄河流域在空间上被极大地延伸了,黄河文化的影响范围与总体气象也被极大地拓展了。尤其是在与巴蜀、吴越、楚湘等地域文化形态的交互过程中,黄河文化的内涵获得了极大的丰富与提升,可以说在稳定性、内驱性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些流变的、激情的文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