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黄河文化的历史呈现
在线阅读 收藏

“大河之畔必有伟大文明”“大河之畔必有伟大城市”,这样的说法确有历史依据可循。但凡大河流经之处,往往水源较为充足、地势较为平坦、土壤相对肥沃、气候相对温和,有了这些自然条件,就很适宜人类生存。综观人类文明的几大发源地,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以及古代中国,都是在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众所周知,农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就是水源,而河流无疑是最为稳定、最为充沛的水源,如尼罗河之于古埃及,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之于古巴比伦,印度河、恒河之于古印度,黄河之于古代中国等。河流与平原的结合,带来的往往是稳定的社会生活以及悠久的农业文明,古代中国即是如此。儒家之所以能够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占据思想文化领域之中流砥柱地位,恰恰是因为其最早触摸到了中华文化的根底,即一种追求稳定与平和、注重血缘宗亲与伦理道德的民族性格。正是从这一文化根底与精神基础出发,孟子才发展出“性善论”与“仁政说”,历代儒者才建构起“五经”与“四书”的经典教化体系。所以要想了解中华文化,不能不了解黄河文化,不能不了解儒家,不能不了解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精神,因为它们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