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纸张、书籍承载着人类的智慧精华,为文化的传播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纸张、丝绢、皮革等属于脆弱的有机质材料,易燃、易损、易霉腐虫蛀,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能够成功地将浩如烟海的古籍、善本、经卷、法帖、字画保存下来实属难能可贵。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装裱技术是中国独创的有机质作品保护技艺,其在保存历代珍贵书法绘画作品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中国先民的智慧还体现在对有机质地文物保护的各个方面。
文物保护,国宝,中国文物
刘爽: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文物保护理论与实践、科技考古、文物与博物馆学教学实践;主要教授课程为文物保护概论、文物检测分析、博物馆实践。近年来,在文物保护、科技考古、文物与博物馆实践研究等领域发表各类成果40余项;出版专著5部;参与并主持教育部项目等各类项目2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