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中国,作为一种“强社会期待、弱游戏素养”的媒介,要发挥正向价值,最应解决的问题就是教育,特别是与“育人”的结合。而这既需要游戏本体论结合发展中国家实践的理论体系,也需要针对公众需求开发出接触与利用游戏的“用户界面”与行动体系。本文一方面拓宽并重新定义了游戏素养的概念,另一方面基于2023年游戏档案馆开展的“游戏育人:未来教师游戏素养系列工作坊”公益实践,试图展现出除教育游戏、教育游戏化之外,利用游戏来教育的第三种道路:我们称之为“课游”(Class-i-Game)的模式,其中我们将游戏档案化,配合游戏化系统在课堂中进行以素养为核心的再利用,以发挥游戏作为“五育育人”的载体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