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金融科技加速发展,其给金融消费者带来跨越时空、渠道畅通、深度感知、物美价廉等金融服务与产品。但在信息不对称、有限理性、维权素质薄弱等诸多制约因素影响下,伴随而来的隐私泄露、数字鸿沟、大数据杀熟、算法歧视等科技伦理失范问题越发严重,已引起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研究学者、金融科技从业人员以及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我国科技伦理(包含金融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整体起步较晚。近年来,国家持续强化监管与引导,推进科技伦理,特别是金融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围绕守正创新、数据安全、包容普惠、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等伦理价值观,大力健全完善金融科技伦理法规体系,全面规范提升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行为的伦理底线,倡导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行业从业人员等相关主体主动积极遵循符合金融市场规范的道德标准与行为方式并取得较大进展。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的底线。强化风险防控、坚持公平公正、消除数字鸿沟等伦理意识已深入人心,明确成为金融机构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深化普惠金融、践行绿色低碳、助力共同富裕等伦理意识也成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目标。中国金融科技伦理治理开始步入有序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