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从类型小说的定义与发展、中国当代类型小说在英语和非英语国家的译介与传播、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海外译介与传播情况、经验及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现有文献的综述。作为具有一定模式化风格的通俗文学,类型小说的发展与社会结构变化相关。中国科幻小说始于清末民初,经历了萌芽、成长、春天、沉寂后的井喷等阶段,创作风格多样,主题不断深化,逐渐走向世界。此外,武侠、玄幻、科幻等中国现代类型小说在海外译介与传播方面上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基于以往的传播实践,本文总结了作者与作品质量的提升、译者与译文质量的提高、出版模式的创新以及中外科幻文学交流的加强等中国科幻小说海外传播的经验,同时也指出了诸如出版模式的不成熟、译本选择的不均衡性等目前中国科幻小说海外传播存在的问题。
中国当代科幻小说,读者评价,译介,传播效果,中国文学
张海燕: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跨文化认同研究、外语教学与跨文化能力培养等。在相关研究领域发表As、SSCI、CSSCI、北大核心期刊论文、专业核心论文近20篇;主持国家重点智库课题、省部级课题、教育部横向课题等10余项;出版个人专著《报刊文本视角下的美国华人文化认同》,参编Global Media Worlds and China,出版论文集Academic Language and LearningSupport Services in Higher Education、《跨文化研究、教学与实践》,参编高等院校外语学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