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与制造业碳排放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研究
在线阅读 收藏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对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进行测算,通过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标。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郑重承诺: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制造业作为生产活动的核心,是二氧化碳排放密度最高的行业。为积极践行低碳理念、探索碳中和实现路径,众多学者开始关注与制造业碳排放相关产业的耦合协调关系。

在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中,工业领域的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近80%,而制造业作为工业领域碳排放的主体,其“高投入、高污染、高产出”的生产模式与全社会低碳转型的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的有效途径。对处于转型时期的制造业而言,创新的生产模式和相应的生产链优化是重点发展方向。优化工业生产模式和提升碳减排能力,不仅有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而且有利于实现国家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当今世界制造业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工业设计的高附加价值已成为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出台“设计立国”相关战略,以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通过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从根本上把控产品的生产流程与相关工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使得相应的碳排放增速减缓,是工业领域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探究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与制造业碳排放之间的动态关系,是我国针对产业发展和制造业碳减排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章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来量化浙江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与制造业碳排放间的耦合关系,反映相关因子间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趋势。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中,产业的环境生态与碳排放互动最为紧密,但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在时空格局下差异显著。本文以浙江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浙北明显优于浙南,在时间上整体向优稳步推进,同时产业发展与制造业碳减排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的态势明显,其可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最优路径之一。

当今工业设计已先行出发,从源头上思考、研究、践行绿色设计理念,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研究符合碳中和要求的设计路径。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