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依赖认为,经济主体的行为受其预期影响,而主体的预期根源于主体自身的价值判断、观点立场、认知水平和利益抉择等要素,并与其所处的经济社会结构、关系、机制等息息相关。大数据技术的意义在于,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经济学对于微观主体的预期、情绪等难以实现大规模实验的难题。在互联网上,每天都有数亿甚至数十亿网民在发表各种言论,这些言论的背后实际上代表着社会群体情绪的变化。因此,与观念依赖分析密切相关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是以自然语言理解、文本挖掘、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情绪分析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
王建冬: 博士、研究员,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规划与应用处处长,入选首期国家发改委“发改英才”培养计划。毕业于北京大学,主要从事大数据战略等研究。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5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主持或参与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等多个国家级项目顶层设计。
易成岐: 博士、副研究员,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规划与应用处干部,主要从事大数据支撑政府决策、社交网络分析等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出版专著1部。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曾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发改委有关司局委托的多项研究课题。主要从事大数据、社会网络分析、信息传播等领域研究,参与过国家公益类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242信息安全计划、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项课题等重大科研专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多个国家级大数据领域系统产品研发。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SCI、EI等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合著外文著作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