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是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抓手,是打造未来全球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京津冀地区具有丰富的科教资源、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是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沃土。本报告基于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特征,评估京津冀地区未来产业布局和发展现状,梳理国内各地区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典型经验和发展模式,拓展京津冀地区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框架思路,本报告有如下四条发现。第一,京津冀三地在未来产业布局和重点发展领域方面存在一定程度重叠,且京津冀三地创新资源分布、未来技术研究及未来战略人才培育布局方面差距巨大。第二,政策文本挖掘表明,未来产业必须根植于强大的科教创新体系和要素资源支撑,未来产业发展需要构建符合未来产业行业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前沿技术供给、多元创新主体、政策支撑体系和体制机制,如未来产业战略人才引培、前沿技术与颠覆性技术产业化和快速迭代机制、未来产业全链条孵化体系和未来产业创新生态等。第三,根据未来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和目标特征,北京属于创新高地型发展模式,天津是因地制宜型发展模式,河北省则兼具因地制宜型和场景驱动型发展模式的特征。第四,京津冀三地未来产业发展模式不同,资源互补优势显著,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上存在合作空间,但需要有效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推动和深化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