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社会性别规范和学科性别刻板印象无处不在,但国内较少有研究关注其如何影响个体的教育经历和职业选择。本研究基于第三次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中的大学生数据,考察了学科性别刻板印象对大学生的专业选择、理工科学生的学业表现以及社会性别观念对理工科大学生职业期望和职业成就动机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在中小学阶段还是大学阶段,男女生均身处学科性别刻板印象广泛浸润的环境中;老师、父母等重要他人的学科性别刻板印象均抑制了女孩对于理工科专业的选择;大学阶段感知到的学科性别刻板印象并未影响理工科专业女性的自我学术概念和学业表现;理工科女生的学业成就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更多的学习科研时间投入有关;与理工科男生相比,理工科女生职业成就动机更低,更不可能期待自己成为STEM学科相关领域的人才;家庭和职业领域的社会性别态度均降低了女生的职业成就动机。因此性别友好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创建十分必要,必须及早针对儿童性别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开展“去刻板化”干预。另外,有必要在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中设置与性别平等相关的课程,以减少传统社会性别态度在当代大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态度中所产生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