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利用2003~2016年的地级市数据,采用PSM-DID方法来估计该政策的净影响。此外,本文还考察了“煤改气”政策的动态效应及其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第一,“煤改气”政策对工业二氧化硫(SO2)、工业烟尘和空气质量指数(AQI)的平均减排效果分别为31.3%、36.0%和33.1%。在消除PM2.5对周边地区的扩散干扰后,该政策对PM2.5浓度的降低效果为7%。第二,“煤改气”政策在2012年和2013年,即政策实施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影响对降低空气污染物排放显著。随后,该政策对空气污染的减排效果开始减弱。第三,“煤改气”政策导致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工业化程度下降。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降低也导致了空气污染的减少,因此“煤改气”政策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和去工业化效应减少空气污染。稳健性检验结果支持上述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减少空气污染的切实可行的政策,这些政策也适用于其他资源稀缺、空气污染严重的发展中国家。
涂成林: 广州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会长,广州市政府第三、四、五届决策咨询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城市战略、区域发展、科技创新、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省市社科规划项目和省市政府委托项目60余项。获得教育部及广东省、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奖项和人才奖项20余项,获得多项“优秀皮书奖”和“优秀皮书报告奖”,2017年获“皮书专业化20年致敬人物”称号,2019年获“皮书年会20年致敬人物”称号。
于晨阳: 博士,广州大学特聘副教授,广州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与环境经济,主要从事统一大市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在Energy Policy、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Energy和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期刊发表论文9篇,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