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持续推进,广州市城市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和农村3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这为慢性病群众就近就医奠定了基础。随着我国逐步进入慢性病高发期,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终身治疗,患者群体规模大、就医需求大,但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率却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作用有限、医疗体系上下联动不足、社区医疗机构药品配置不足及电子病历有待互联互通。针对当前大医院人满为患、急难重症患者一号难求,就近的社区医疗机构却“吃不饱”,慢性病群众就医难的问题,在总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药共管”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建议以慢性病诊疗为切入点,通过建立上下联动,医药共管,预防、治疗、管理相结合的分级诊疗模式,以制度优化实现医疗资源配套优化,增强群众获得感,解决慢性病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涂成林: 广州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会长,广州市政府第三、四、五届决策咨询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城市战略、区域发展、科技创新、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省市社科规划项目和省市政府委托项目60余项。获得教育部及广东省、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奖项和人才奖项20余项,获得多项“优秀皮书奖”和“优秀皮书报告奖”,2017年获“皮书专业化20年致敬人物”称号,2019年获“皮书年会20年致敬人物”称号。
于晨阳: 博士,广州大学特聘副教授,广州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与环境经济,主要从事统一大市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在Energy Policy、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Energy和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期刊发表论文9篇,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