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前言
在线阅读 收藏

《气功七论》把本人六十年来对于研习气功的一些经验、体会和看法,扼要地叙述出来。由于个人的水平有限,只能算是一家之言,但自信不是人云亦云、拾他人牙慧当自己家珍者之可比。

气功这个学问,深者见深,浅者见浅。若从浅处说,任便学得一种功法,只要弄得清楚,并精勤不懈地锻炼,都可以收到却病延年、强健身心的相当效益;若就深处说,则属对于人体内部秘奥的开发及其与外界相影响的认识。而人类的眼睛,从来只是向外的,所谓“不能自见其面”,更不要说整个躯壳内外的种种结构、变化及影响。所以说,尽管近年来有了一些文章,出了一些刊物,也只不过如植物之刚刚破土见苗,可说根本还没有达到古人的水平。

中国毕竟不愧为东方古国,对于气功方面的资料,保存在医书、《道藏》和佛经里的确也不少。宗教里面的记载,虽然不尽可信,但有些资料如天台止观,尤其丹经中的《参同契》、《悟真篇》,确实内有宝藏伏藏,值得我们加以挖掘、研究、实验、总结。尽管说科学是不断创新,要是旧有的秘密都还不能识透,又哪里能够无中生有地翻新呢?

高深气功的钻探,虽然对于揭露人身秘密有诱惑力,但须要有一定的条件,一定的人力物力,绝不是一般人可能问津的。从目前研究气功的大方向说,我认为应当是在治疗一些医药疗效不好甚至无效的某些慢性顽固疾病的应用,还有能够简而易行,增强人民体质,比一般体育更好的功法的普及。因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有充沛的精力,有了充沛的精力,才能够吃苦耐劳,增加工作效率,延长工作寿命,这是关系到一个民族体质的健康与国家四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凡是一门学问,像气功这样可以实践检验的东西,一方面要弄清它的详细做法,另一方面也一定要知道它为什么这样做,也就是有关它的整个理论问题。如果说区区七论有不同于一般气功资料的话,它的作者最低限度是向这个方面努了力的。不过这个目的,限于自己学验不足,远远没有达到,但我诚恳地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张义尚 识

1984年1月31日

于忠县汝溪区卫生院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