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结构与环境的急速变化,运动式治理在其传统形态基础之上逐步完成了自我演进。通过更强有力的社会卷入和持久机制建设,新型运动式治理能够填补正式治理系统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将系统绩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然而,面对急剧增长的治理任务和日益复杂的治理环境,单一治理系统的超负荷运转亦难以满足治理客体的消费需求。社会机能的良性运转要求第二个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的出现——非正式治理系统。它通过实现“国家”和“社会”两者间的有效互动和联系,分担正式治理体系的压力,以提升其绩效及合法性。民主提供了通往这一良性运转状态最重要的路径,即自主和自治。
杨启帆: 杨启帆,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生。
刘伟: 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理论经济学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 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副主 任。长期致力于政治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制 度经济学中的转轨经济理论、发展经济学中的产业结构 演变、转型经济中的产权问题领域的研究,并在国内外 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大量文章。先后独立主持教育部社 科重大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曾两次获孙冶方经 济学著作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 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学术成果奖。入选教 育部首批“跨世纪人才”,2006 年被教育部评为长江学 者特聘(北京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