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世界各国货币政策总体趋紧,很多国家的央行继续以提高利率来减少资金的流动性。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控制在5.25%,欧洲央行采取适度紧缩的政策,其主要政策是将利率从3.25%提高到3.5%。日本开始将利率正常化,从0%提高到了0.25%。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而经济转型国家则相对宽松。总体而言,除了泰国年末出现金融市场的波动外,2006年东南亚地区各国金融运行相对平稳。由于世界石油价格维持在高位,部分东南亚国家受益于石油出口收入的增长,加上全球范围内电子产品需求的强劲增长,东南亚国家国际收支形势持续好转。国际收支顺差也使得东南亚地区货币供应量在2006年快速增长,国内流动性充足。同时,在全球范围内美元贬值的大背景下,东南亚国家的货币普遍呈现升值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