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10周年,回顾亚洲国家和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后10年中所走过的路,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非常的必要。特别是在当前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大规模的短期游资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追逐高回报,流动性过剩导致金融资产膨胀,使得中国的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被大幅推高,大量的资金推动了资源性商品价格的飞涨,这种趋势可能进一步演变为金融资产的泡沫化,这将对经济金融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甚至有部分学者认为从目前中国的一些宏观经济现象与泰国发生经济危机前十分类似而得出中国有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当然,经济现象与经济数据上的类似并不意味着现象后面的经济机理和制度框架的类似。但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矛盾与问题都让我们不得掉以轻心,在这种背景下回顾性研究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与扩展的过程、原因和机理,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当前经济数据背后所蕴含的制度变迁,对于我们促进金融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预防金融危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是,10年来研究亚洲金融危机的文献非常多,可谓汗牛充栋,而且是常有新论。其实从经济金融发展史的角度看,历史上的每一次经济金融危机都是催生经济金融理论发展的一个契机,例如20世纪的大萧条促进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来说,每一次经济金融危机都是对财富、对人们生活和信心的严重打击,那些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的人们对于危机仍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只有我们从中获取改进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脉络、路径的教训,使得我们的经济发展更加稳健、我们生活的社会更加健康,才能够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小化这些经济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社会成本。既然如此,我们就从如何借鉴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促进中国经济金融健康发展的角度回顾性研究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当前发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