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宗教、民族主义和国家政策:日占时期韩国基督教与神道间的冲突
在线阅读 收藏

在关于第三世界传教史的著述中,通常对随欧洲殖民者而来的基督教给予消极的评价,认为它不利于第三世界新独立国家的民族主义,并且同非西方国家人民的宗教概念和道德观相抵触,基督教被视作强加于非西方世界的一种西方文化。然而,上述观点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基督教的中心已不复为西欧或北美,而是在非洲和亚洲,即所谓第三世界地区。472240上述观点同样忽略了诸如出现于韩国的历史事实,即基督教(特别是改新教)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

本文试图揭示基督教在韩国与其在日本截然不同的发展,特别是在关于民族主义问题上。基督教是韩国文化、社会、宗教诸领域中的重要因素,这不同于日本。在韩国,天主教和改新教教徒的总数约占人口总数的1/4。韩国的基督教信徒通常居于城市,接受良好的教育,一般有明确的政治意识。韩国人虽然知道基督教来自西方,但却并不视之为异教。这种观点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如改新教在韩国的传入和确立方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北亚的社会和地缘政治条件,以及日本殖民当局对韩国基督教的压迫。

韩国基督教兼具宗教信仰和爱国主义,这一特征肇始于前殖民时期。而日本殖民当局对基督教的压迫,则加强了业已存在的观念并使之更为明确。在1930年,即神殿参拜之争最激烈时,韩国的民族主义同基督教信仰的联系却日趋紧密。韩国的基督徒历来不承认宗教须从属于殖民当局,这或许不同于在非洲或其他地区所发生的情况。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