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修辞源头可以上溯至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华夏先民。据目前所考证的史料记载,在先秦时期的《周易·乾·文言》中就有了“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的提法。这是当前公认的古代中国关于修辞的最早出处。不过,从严格意义上说,这并不是对修辞的科学界定,而是对于修辞观的描述。这种描述在先秦诸子论述中,并不鲜见。
李智: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广播电视“十佳百优”理论人才,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获教育部第四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全国新闻学会首届青年学者优秀学术成果奖。出版《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国际政治传播:控制与效果》《全球传播学引论》《中国国家形象——一种建构主义的解读》《国际传播》等学术著作18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篇被《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或摘登。曾出版专者《时代景片前的浅笑人生: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研究》,主编论文集《科技与传播:策略及创新研究》;作为主要执笔人,参与中国首部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的编撰工作。参与国家社会科学、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研项目数十项,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多次获得“星光奖”“飞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