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他青年时代留学日本,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音乐、戏剧等多个领域,开了现代中华文化艺术之多项先河。中年后,他发心向佛,出家后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祖师,成为一代高僧。他前后半生的鲜明反差,令其成为中国现代佛教史与文化史中的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民初四大师彼此之间,弘一与印光的交往是最默契也是最贴心的,这主要源自弘一对印光的尊崇。
弘一在1922年正月二十一日写于温州的《致王心湛》的书信中,有言:
普陀(引注:普陀山)光(引注:印光)法师为当代第一善知识,专修净土之说,允宜信受奉行,万勿游疑。光法师《文钞》,扬州有新刻本,较前增百数十首。
弘一在写于早年的《〈印光法师文钞〉题赞》中,则云:
余于老人(引注:印光)向未奉承,然尝服膺高轨,冥契渊致。老人之文,如日月历天,普烛群品。
弘一先是读到印光之书文,然后去信请教,再想成为印光的弟子,再三请求后得以成为印光的弟子,最后在直接的交往中,更是推崇印光。印光的思想言行对弘一有着关键且深刻的影响,弘一在与印光的交往前后,对印光是心慕良久而且终身崇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