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首先梳理了乡镇产业化和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和现有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其中乡镇发展模式的两个案例进行分析:一是河北农村乡村产业发展与就地城镇化的三种类型,二是以广东云浮为例剖析“自下而上”的农村内生型就地城镇化的发展;三是在总结乡镇产业化与农村就地城镇化现有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
李阿琳: 博士,201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2010~2012年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做博士后,现为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空间与社会等。发表《日本农村分散集落中小都市的出现及其特征》(《城市规划》2009年第5期)、《河北农村内生型发展的区域格局研究》(《经济地理》2011年第12期)等多篇学术论文,主持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著有《就地城市化:强政府与弱产业的农村发展》等。 大栅栏实验是清华大学自主科研社区建设驱动的旧城改造和文化重建项目(项目编号:523013007),由沈原、罗家德主持,李阿琳、梁肖月、王海宇等参加。项目自2014年开始实施,项目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孵化、院落空间与社会关系调整、传统文化产业创意三个主要部分,形成了多篇学位论文和多篇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