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上,真正意义上的女权主义经济学出现于20世纪末。而在中国,妇女/社会性别视角进入经济学领域是伴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影响力的扩展逐步推进的。近20年来,随着社会性别视角进一步渗透主流经济学领域,女性经济学的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研究水平不断提高,课程建设不断推进,社会行动的影响力不断强化,对主流经济学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可以预料,在未来几年,中国的女性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步伐将加快,具有本土特色的学科及学科体系将崭露头角。
妇女工作,妇女学,性别差异
石红梅: 石红梅,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现任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性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