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研究文文化因素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结构演进的必然结果。伴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发生着有规律性的演进。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直接由产业结构演进推动的。但是,在产业结构演进背后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人们需要的发展变化。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发挥其作用。直接的方式,是以文化本身成为一个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的方式直接加入经济发展过程。间接的方式,是以创意为核心,通过将文化因素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和环节,实现文化的动力作用。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包括:信念、态度、价值观,企业文化和文化附加值。
贾旭东: 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文化发展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产业促进法立法研究与服务课题组组长,曾任全国人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立法专家咨询组成员,第三届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编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从事文化产业政策与法律、文化发展理论与实践、文化经济学研究。政策研究的主要贡献领域为文化产业促进法立法、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政策设计、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划分与分县名单编制、人口老龄化的文化应对等。代表作有《利己与利他——“亚当·斯密问题”的人学解析》、《文化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基于文化竞争的战略研究》、《人口老龄化与文化发展研究》(课题组长)、《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及其影响》、《文化产业金融政策研究》和关于文化产业促进法的论文,主编《文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