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的是社会工作本土化与中国“家”文化。“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文化实质上就是“家”文化,其存在于中国人心灵深处,在平衡社会道德力量和约束个人行为规范等方面依然发挥着重要的核心作用,“家”文化功能的超越性发挥影响了中国人的公民社会建构、公共空间拓展及个人主义的发展。本文认为,要顺利推进专业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就必须提升西方社会工作理念与中国社会结构中“家”文化的契合度,建立专业社会工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实质性关联。
黄耀明: 福建省漳浦县人。1991年毕业于漳州师范学院历史专业,1993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2007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获社会工作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老年学和闽台社会与文化。现任漳州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副教授、副主任,主要著作有《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人口老龄化与机构养老模式研究》等。已在《台湾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学术交流》《社会福利》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两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规划研究课题、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