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的是面子、人情、关系文化与社会工作本土化。面子、人情与关系是中国人在社会生活中最常见,影响最广泛的一组心理和行为因子,这三者是约束中国人道德行为自律的一个重要考量,中国的助人与求助行为一样渗透着其文化基因。因此,面子、人情与关系的文化影响力直接左右着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求助关系建构,同时社会工作助人行动也会在其文化约束中遇到很多麻烦。本文认为,研究知识层面的面子、人情与关系文化的特点及运作规则,对于理解中国人行为及心理习惯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黄耀明: 福建省漳浦县人。1991年毕业于漳州师范学院历史专业,1993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2007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获社会工作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老年学和闽台社会与文化。现任漳州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副教授、副主任,主要著作有《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人口老龄化与机构养老模式研究》等。已在《台湾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学术交流》《社会福利》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两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规划研究课题、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