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金融监管体系改革集中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并分别表现出了与美国的不同。在宏观层面,欧盟在宏观层面强调的是跨境风险的传播和顺周期效应引发的系统性风险,而美国相对集中在本国系统性风险特别是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监管,对顺周期效应相对关注较少;在微观层面,欧盟主要致力于提高微观审慎监管的标准,致力于限制型监管,而美国是扩大监管范围、填补监管漏洞以及提高监管有效性,不过仍然倾向于原则性监管。
郑联盛: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研究室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主任。曾任职于上海飞机研究所、财政部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中信建投证券研究部和广发基金。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课题十余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各类课题40余项,出版专著5部,在《世界经济》《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发表学术文章200余篇,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发表评论15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宏观审慎、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等。
何德旭: 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财经大学和国家信息中心博士后研究人员。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中国成本研究会会长。曾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访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课题十余项。出版和发表成果逾二百部(篇),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制度、货币政策、金融创新、金融安全、资本市场、公司融资、数字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