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北京人艺对郭沫若戏剧创作与演出的作用
在线阅读 收藏

195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首都的话剧舞台上可谓百花齐放、群芳争艳,而焦菊隐导演的郭沫若新编历史剧《蔡文姬》尤其光彩夺目、备受关注。人艺艺术家们以精美的舞台表现形式充分发挥了郭沫若戏剧的文采诗情和美学风格,观众为之倾倒,陶醉于《蔡文姬》独特的艺术魅力之中。郭沫若在看完演出后,十分激动地对焦菊隐说:“你在我这盖茅草房的材料基础上,建起了一座艺术殿堂。”854543郭老的话当然不无自谦,但确实表达了他对北京人艺的一片真情实感。张庚在《〈蔡文姬〉的舞台艺术》一书的序言中说:“《蔡文姬》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有名的保留剧目。它之所以给人们难忘的印象,郭老纵横洋溢、气势磅礴的文学风格固然有以致之,但是我觉得如果没有焦菊隐先生深厚的导演功力和演员们对于作品的深入体会和体现能力,如朱琳同志、刁光覃同志所达到的那样,郭老的文学风格和艺术意图就无从体现在舞台上。”854544客观地说,北京人艺对郭沫若戏剧的创作与演出均有显著作用,功不可没。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