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即信息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催化剂和倍增器,成为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然而,信息产业在自身崛起和迅猛扩张的同时,先进的信息技术也对其他产业产生强力渗透、改造和推动作用。包括农业在内的任何其他产业都可以享受信息革命的成果,通过信息化改造,可以减少管理层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整个经济系统在生产、经营、市场、技术、管理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目前,江苏省信息服务的硬件建设已初具规模。现已建成两条覆盖全省的信息高速通道,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一是邮电光缆传输网。南京至各市、市至县(县级市)的大容量数字化网络已经建成。全省13个省辖市均已有两条以上光缆干线通过,各市本地网内市与县、县与县之间都已有光缆连接,光缆网已覆盖全省所有乡镇,加上已建有的数字微波等通信干线,全省已经建成网状结构、数字化、大容量的长途传输干线体系,形成了全省较大规模的信息传输网络基础。二是广播电视传输网。江苏省大容量双向数字广播电视传输网于1999年全线贯通,实现省、市、县、乡用户的宽带传输,形成又一条真正意义上的信息高速通道。
然而,相关专家一致认为:江苏省计算机通讯基础设施实力雄厚,各专业网相当发达,在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信息化专业人才比较集中。但问题在于缺乏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应用开发领域薄弱;软件开发跟不上;尤其是信息服务业发展滞后。受信息服务业的构成以及信息服务方式与内容的制约,江苏省信息资源的开发呈现“一多四少”的现象:专用数据库多,公益性数据库少,网络数据库少,动态数据库少,应用系统少。由于部门条块分割,互不往来,已开发的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差,信息交流不畅,造成资源闲置与资源短缺并存。厅局和各市已建的数据库多数属于规模小、用户少、使用效率低、更新维护差的“死库”,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对信息产品的需求。
江苏是人文荟萃之地。特别是南京,拥有众多高校、省部属科研院所和各类研发机构。根据不完全统计,软件人员不下于2万人,技术水平和影响力在全国都处较前位置,每年培养的本科以上学历的软件人员近千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学院、14所、28所、55所、电力部自动化研究所、总参56所等院所是江苏省信息技术研究开发的主体,各有关部门也拥有一批自己的信息开发、研究和管理人才。当务之急是从信息服务业入手,突破应用领域,带动其他信息产业发展。
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困扰等特点,使得农业成为更需信息服务产业支撑,更需政府扶持的产业。生产者需要通过各类信息网络提供的服务,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
尤其是江苏省农业支柱产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当前买方市场条件下,开拓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特别是开拓国际农产品市场,成为全省农业再上新台阶的关键。为此,建议政府在帮助农民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方面,尽可能多地提供以下系列服务。
(1)收集信息。由政府组成专门的部门(我们不妨把它叫做“农产品国际化小组”,简称IAPG),适当(这里的“适当”指定期调查间隔的时间)地定期收集农村基层农产品的信息资料,在农民自愿的条件下进行产品销售服务的申请,关于产品的文字说明及图片既可以由IAPG的技术人员撰写和拍摄,也可以由农民自己提供。
平时,IAPG也应当利用传统信件、电话、传真及电子邮件等交流方式开设产品在线申请服务,让农民不必坐等IAPG下一次的普查,也可避免因耽误时间而造成经济损失。申请者在申请时应至少提供产品的名称、产品的特色、可以实际观察到产品的地点和申请者的住址、申请者的联系方式等信息。
如可能,申请者还可以提供产品的说明及图片。IAPG接到申请后,根据申请者及其产品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立即组织人员前去调查还是将其列入下一次普查时的重点之一。产品在线申请服务的申请方法应通过尽可能快的方式宣传到由当地IAPG提供服务的每家每户。
(2)信息加工。利用现有的省市县相连接的农业信息网络(以下简称AIN),由技术人员和IT人员协作,将收集的产品分类编入AIN的数据库档案中,每个档案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产品类别、产品名称、用于搜索产品的关键字、说明文档、配图和信息发布有效期。
目前已有一些生产和运销专业大户购置了电脑并联网,文化水平较高者自己也许具有网页制作的知识,IAPG可以在网站中增加一项能让农民自己制作网页并发布到AIN上的类似于“个人主页”的服务,让农民亲自参与到自己产品的推销过程中去。
由IAPG的IT专职人员编写的所有产品的网页应有一个相似的、统一风格的外观,使人看来美观且有条不紊。例如:页面顶端为产品的标题;页面右边为文字说明;页面左边为相应文字的配图。
另外,在每个产品的网页中应注明该产品是由农民本人进行洽谈还是由IAPG代理,而且要有明确详细的联系方法。
要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仅仅有中文的AIN肯定是不完善的,至少还要同步发布英文版的AIN。技术人员和农民自己撰写的文字说明由翻译人员译成英文及其他文字,发布到各种语言的AIN网站上。
(3)信息传送。我们虽已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也把农产品供求等信息放到了我们的网站上。但仅此仍是不够的,如果除了申请者和IAPG,没有人知道AIN的存在,那么花这么多的精力建设AIN只是浪费时间。为了让别人了解AIN、在Internet上查找信息时能找到AIN,除了传统的广告外,以下几件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 在国内各级政府网站上建立AIN的链接;
· 在国内外主要的搜索引擎上申请AIN相应语言版本的索引(如:全球最著名的多语种搜索引擎“雅虎Yahoo”-www.yahoo.com);
· 在国内外大型的相关网站上申请制作广告。
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服务,AIN应当支持先进的联系和交易方式。在联系方面,如E-mail(电子邮件)、网络电话等;在交易方面,如信用卡在线支付、银行账户间转账等。这些服务在AIN上的实现,则需要金融等相关部门与IAPG的通力协作方能完成。
(4)代理服务。相当数量的农民也许并没有能力直接与客户进行洽谈,因此IAPG应向农民提供销售咨询、协作及代理服务,帮助没有能力的农民销售自己的产品。
(《咨询要报》2000/31,姜永荣副省长阅后批示,《新华日报》理论版2000/11/20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