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总报告:“顶层设计”引领广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收藏

广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者和成功者。1978年广东人均GDP只有313元人民币(不到80美元),而到2010年广东GDP总量连续19年居全国之冠,经济总量占全国总量的11.4%,人均GDP达到4.36万元人民币(约合6700美元)。人口规模也从改革之初的5000多万人达到了2010年的过亿人口,城市化率达到66.18%,成功地跨越了贫困、温饱、小康阶段,进入中高收入阶段。根据课题组的测算,2020年广东人均GDP将达到16887美元(按现有汇率水平和物价水平计算),城市化率将超过76%。2020年广东将成功地进入高收入阶段,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消除贫困、解决温饱是后发国家共同的使命。社会主义的早期实践是从资本主义链条“最薄弱的环节”前苏联以及作为落后国家的中国成功突破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之初,社会主义体制就成为进行资源动员、赶超资本主义国家的有力武器。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赶超意识、政府的动员能力以及放权让利推动的基层创新,极大地推动了GDP的高速增长,但同时也导致了利益结构的失衡、分化和资源配置的扭曲。当一国经济发展全面进入中高收入阶段后,传统赶超型的要素动员机制和市场自发的外延式扩张要让位于以自主创新为基础的内生增长;经济要从非均衡的赶超逐步转向均衡增长,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竞争社会导致的利益不均等、未来不确定性等诸多社会、文化问题需要通过构建和谐社会来解决。开放推动的发展也同时引入了开放带来的“冲击”,加之自然环境的破坏,都直接倒逼发展结构、路径和方式的转变。根据国际经验,一些国家在从中高收入迈向高收入阶段这一过程中,经济和社会发展徘徊,易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究其原因,一是赶超时期的单一GDP赶超目标,二是政府干预要素配置机制的扭曲,三是过度依赖市场自发推动导致的利益和经济社会结构的失衡,以及对开放带来的冲击防范不足。“顶层设计”就是要改变赶超时自发导致的无序,引领新时期新的战略转型,转向以人为本的均衡发展,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中的制约因素,顺利进入高收入阶段。将“顶层设计”与群众创造结合在一起,是成功实现发展战略转型的关键。

2007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而复杂的影响。危机导致的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不但余波未平,而且仍然此起彼伏,有进一步深化的趋向。因此,全球经济的恢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发达国家从危机后走向下一个景气繁荣期将面临重重困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未来若干年内世界各国的经济均将呈现不稳定增长态势。因此,全球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将出现明显变化,国际分工将进行新的调整,国际市场将出现新的划分。随着新兴经济体步入上升阶段,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以及资源配置的流向都将发生新的变化,新兴经济体依靠内生增长,提高其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合作的重要性都将成为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在过去改革开放中所建立的依附于发达国家的生产与市场的结构将面临空前的挑战;同时,我国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又有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先行者,必然要承担应对新挑战和争取新机遇的探索者的使命。广东未来的发展,事实上是我国在下一个发展阶段的精彩序幕。

党的“十七大”以来,广东省开展的解放思想、转变发展意识、建设幸福广东、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道路的诸多实践和成效向人们展示,广东以“顶层设计”引领广东开始了新的探索。广东面向2020年的再创业,就是使广东发展的战略从“底层创造”的自发推动转向“顶层设计”与“底层创造”相结合的科学发展,而“顶层设计”的整体性、前瞻性、均衡性等新的科学发展战略观则引领着战略目标、发展路径和方式的转变。广东这片充满生机的试验田将继续为中华民族探索通向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累积新的经验。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