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商办之殇——论清末香洲商埠衰落之潜因
在线阅读 收藏

清宣统元年三月初三(1909年4月22日),香洲行开商埠礼,粤省政界要员、省港澳绅商巨贾莅临道贺,盛况空前。创办者“不惜巨资经营,缔造将来,聿观厥成,实有厚望”。10919665“自葡租澳门,英据香港,吾国递年漏卮外溢,言之涕零,即以华侨往返费而言,每年溢出之款,不下数百巨万。查粤民侨居海外经商者,以数百万计,一往一归,无非取道香港,年以十之一出入计之,已数十万人,人以十元消费计之,已失数百万之巨款”,民众热切“振香洲以制港澳”。10919666宣统三年(1911),朝廷谕令香洲商埠为无税口岸,“准于英五月一号即华历四月初三日,所有出入口税概行豁免”,绅商一片喜色。10919667可谓尽享天时地利人和。

香洲开埠,乃粤省商界在本土横空出世的大手笔,如是举世之大动作为何在未及三年间步入式微(该埠“根脉”延续至1949年,本文仅论及头三年)?它如何败在风骚于商潮前沿的香山商帮之手,又如何在盛满商机沃土的香山之地夭折于半途?

本文试图通过清末地方自治与商战救国之大势,结合宣统初年政局、粤省情形以及商埠的资本筹集作一考察,以梳理香洲商埠殇之于“官”的潜在因由。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