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韦卓民先生的哲学研究及其所引发的关于知识界现状的反思
在线阅读 收藏

无论将“学者”的标准提得多高,韦卓民先生都堪称学者的楷模。作为一个享誉中外的学者,韦先生并没有像今日的许多会经营打点的学者那样,“学而优则富”,留下什么值钱的物质财富;他留下的是大量的藏书(外文占很大比例)和数量惊人得让人难以平静(约千万字)的手稿。由于工作和专业的关系,加上好奇心的驱使,笔者有幸翻阅过他的家人赠送给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资料室的几乎全部藏书(而这只是他全部藏书的一部分)和大多数珍贵的手稿。笔者对其中的一部分作了认真的研读,甚至翻译过其中用英文写成并公开发表的论文。说实话,这的的确确是一个震撼良知、净化心灵、催人奋进、发人深省的过程。例如翻阅他珍藏的外文书籍,至今还能感受到他读书的广博、勤奋和专注,当然也能领悟到他成为伟大学者的部分答案。他的外文藏书上留有大量的记号和批注,翻阅韦先生留下的资料不仅会想一些关于学者本身的“元问题”,还会不由自主地跳到当今国人普遍关注的教育腐败、学术腐败之类的现实问题之上。笔者以为,韦卓民先生尽管不可能现实地对这一讨论过程中经常被提及的“钱学森之问”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李约瑟难题”作出解答,但他作为一个学者的成长历程和学术实践里面真实地隐藏着对这些问题的美妙的、非常富有启发性、特别值得人们思索的答案。稍作挖掘和打磨,就能让它们发出明亮而极富穿透力的光芒。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