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时间与记述 1582年历法变革对远东传教史记述的影响
在线阅读 收藏

被历史学家忽略的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实质上是后世大事件的症结与肇始。万历十年(1582),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于六月二十日(公历7月9日)病逝后数月,另一个末端小节的事情在中国偏远一隅发生了,即同年8月7日,耶稣会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来到了中国澳门。

利玛窦来华事件多被当代学者研究,学者津津乐道其在华的传教活动,对罗明坚(Michele Ruggieri,1543-1607)和利玛窦的在华活动展开记述,记述中的时间直接引导了记述的进行与深入。记述则几乎毫无例外地建立在当时人物的书信与著作的基础上,这也被视为最严谨而科学的方式。考证利玛窦等传教士书信中时间记载准确性的虽不多,但亦有之,且多归咎于当时作者的记忆错误或因诸多原因有意为之。

然而“万历十年”这一年似乎正是“末端小节”多发的一年,在这一年,罗马教会颁行了为后世沿用至今的新历法——“格里历”(Calendarium Gregorianum,Gregorian Calendar)3448936。东方的事件与西方的事件在发生之时,粗看来似无多大关联,细究其道却会发现,这次历法变革对研究者释读罗明坚与利玛窦等人书信以及澳门历史事件,都产生了莫大影响,本文正意图探讨耶稣会东方传教史和澳门史中,于罗马发生的历法变革,在时间和记述的层面上,可能对后世解读历史事件产生巨大影响。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