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3D打印已成为现代模型、模具和零件制造的有效手段。3D打印在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从整个产业角度来看,由于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政府暂时缺少有针对性的扶植措施,整体产业体量还较小;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还处于粗放形式,各个环节对3D打印技术带来的冲击认识还不足,接受度较低。从发展情况来看,截至2013年3D打印仍停留在“高级玩具”阶段,并没有实现成熟的产业化。但是,各个区域都非常认可3D打印技术可能带来的改变,这些改变将如何影响现有生产、经济、社会模式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有机构认为,2016年,中国3D打印的产值将达1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3D打印市场。全球生产和销售用于工业制造3D打印设备的专业公司中,欧洲有16家,中国有7家,美国仅5家。然而,中国3D打印设备在物品的打印精度、设备的可靠性方面与国际水平相比仍然有相当差距,制约发展的是3D打印设备的核心零部件仍需依赖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