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已经无力与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对抗,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俄罗斯在塞问题上的政策立场也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俄罗斯表示支持塞境内希、土两族会谈,支持联合国秘书长的斡旋,积极发展同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关系。1994年1月19日,塞航空公司与俄罗斯民用航空公司达成原则协议,双方将在拉纳卡和莫斯科之间实现通航。1996年3月,塞国防部长伊利亚迪斯访俄,与俄签订了两国军事技术合作协议。1997年1月4日,塞政府又与俄罗斯达成了一项价值6亿美元的武器合同,计划购置俄制S-300地对空导弹,从而又引发了一场“导弹风波”。1月28日,俄罗斯提出解决塞问题的新方案,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欧盟合作,直接参与塞问题的解决,并建议按照波黑冲突期间成立联络小组的模式成立一个协调解决塞问题的“联络小组”。2月和5月,俄国家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和俄共主席久加诺夫先后访塞;6月和7月,塞外长卡苏利季斯和议长基普里亚努先后访俄,塞、俄高层互访频繁,磋商和沟通塞问题及塞购买俄制导弹问题。在土耳其及美国坚决反对在塞部署俄制导弹的情况下,俄罗斯给予塞政府坚决支持。1998年7月,塞总统克莱里季斯赴俄参加第一届世界青年运动会开幕式并访问俄罗斯时表示,塞政府将“坚持塞俄双方确定的交货时间表”,在塞岛南部部署俄制S-300导弹。
近年来,塞俄两国在军事、旅游等方面关系明显加强。俄支持联合国有关解决塞问题的努力,主张塞岛非军事化及以联合国有关决议为基础通过政治对话解决塞问题。2003年4月,赫里斯托菲亚斯议长访俄。2004年4月21日,俄罗斯否决安理会关于塞问题决议草案,表示支持联合国秘书长调解塞问题的努力,认为应由塞人民通过公民投票自主作出决定,反对外界干涉或施压。2005年6月,俄外长拉夫罗夫访塞。2006年1月,塞总统帕帕佐普洛斯访俄,俄总统普京表示,俄在塞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不会改变。俄将继续积极关注塞问题并在联合国框架下发挥重要作用。2008年6月,塞外长基普里亚努访俄,与俄外长拉夫罗夫会谈,俄表示将继续关注塞问题并在联合国框架内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