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杜仲优化栽培模式创新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收藏

针对我国杜仲种植与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等单位根据我国杜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提出杜仲果园化栽培、杜仲雄花园栽培、杜仲叶用林栽培等新的栽培模式,并进行了20余年的系统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研究成果。以提高杜仲的产果量、产胶量及综合效益为目标,通过果园化栽培模式创新,大幅提高了杜仲的产果量、产胶量和综合效益。果园化栽培模式盛果期每公顷杜仲产果量达3600~4100千克,是传统药用栽培模式的32~40倍;盛果期每公顷果实和叶片总产胶量达520千克以上,是传统药用栽培模式的4.4倍;建园前11年每公顷年均产值达8.05万元,是传统药用栽培模式的5.8倍;每公顷年均净收益5.92万元,是传统药用栽培模式的10.6倍。以提高杜仲雄花产量和活性成分含量为主要目标,通过杜仲雄花园栽培模式创新,大幅度提高了杜仲雄花产量和综合效益,杜仲雄花高产园雄花盛产期每公顷年均雄花产量达3000~3600千克,建园前11年每公顷年产值达12.27万元,年均净收益达7.50万元。以提高杜仲产叶量和质量为主要目标,通过杜仲叶用栽培模式创新,显著提高了产叶量和产胶量,杜仲叶盛产期每公顷产量达12吨以上,每公顷年均产值4.78万元,净收益1.35万元。杜仲果园化栽培等新的栽培模式创新成果,能够大幅度提高杜仲的产出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林农的经济收入,对促进产区经济健康发展,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好又快发展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