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调查与分析,重在深化对事物共性与特殊性的认识。重庆、成都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实施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它们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对我国其他地区具有示范效应。
本章着重就当前我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成都等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户籍、社会保障与土地管理制度创新与运行现状进行考察,目的在于“点”与“面”结合,深化对统筹城乡发展中制度建设的认识,并为后续的政策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2012年8月5~20日,我们组织了40余名学生10997356就重庆、成都综合配套改革5年来的实践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从四个方面设计了35个问题,涉及对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制度的价值判断、对主要制度改革的建议、改革的方式和路径等方面内容。调查对象分为三类,即在校大中专学生(不分城乡户籍)、城镇居民和农民。之所以对调查对象作这样的区分,主要是由于不同群体对统筹城乡发展认识存在差异,特别是城镇居民与农民。大中专学生作为一个有较高素质、思想开放以及具有较大灵活性的群体,对统筹城乡发展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调查区域有相对集中的一些县区,同时,充分发挥参加调查工作的学生暑期在家的优势,他们在自己的家乡小范围地进行了部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
彭新万: 1969年生,经济学博士,现为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副教授,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市场经济理论、农村经济发展、制度经济等研究。 从教10余年,先后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当代经济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士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副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各1项,主持并完成省部级课题近10项。